武清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临沂麒雯斋书画院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 151 2468

    保护野生动物 科技与法律一个都不能少

    2021-03-07 17:12:06

    来源:科技日报

    阅读:1192

    如今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成了“天地空”一体化生态感知监测体系,千里之外的各种数据实时回传,人工智能还能帮助识别动物种类,大数据分析告诉我们种群和栖息地现状。

    冯利民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野生动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月3日,北京市有关部门表示,北京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已从1994年的461种增加到现在的500多种。北京已成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发布,长江流域实行重点水域十年禁捕,濒危野生动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成效显著,朱鹮濒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野生大熊猫从濒危等级降为易危。

    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获保护

    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自然分布的野生动物中,有脊椎动物约7300余种,已定名昆虫约13万种,其中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等400多种野生动物为我国特有。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说,我国创新了野生动植物保护方式,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保护地总数达1.18万个,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领海的4.1%,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以及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

    崔书红说,通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基本摸清了我国生物多样性状况,全国划定的32个陆地、3个海域,共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9%,还发现了新种和新记录种50多个,健全和丰富了我国生物多样性“家谱”。完成了34450种高等植物、4357种脊椎动物和9302种大型真菌濒危状况评估,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数据库,初步形成了全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在全国建立749个以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蝴蝶为主要观测对象的观测样区,每年获得70多万条观测数据,动态掌握了典型区域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第一手数据。

    2020年5月到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检查报告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食用性人工繁育野生动物产业转产转型问题较为突出、相关名录亟待调整完善、执法监管机制存在漏洞、栖息地保护管理有待加强、野生动物致害情况时有发生、相关法律制度亟待修改完善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说,一些野生动物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侵扰、破坏、污染、割裂,造成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面积缩减、质量下降、功能衰退,已成为导致野生动物资源减少和部分物种陷入濒危状态的重要因素。

    新《名录》给濒危野生动物带来新希望

    为更科学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强化物种拯救、打击乱捕滥猎及非法贸易、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今年2月5日,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布了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这是《名录》自1989年1月发布施行以来,首次迎来大幅调整。新公布的《名录》把原《名录》物种全部予以保留,其中豺、长江江豚等65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熊猴、北山羊、蟒蛇3种野生动物因种群稳定、分布较广,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二级;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其中,大斑灵猫等43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狼等474种(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蒋志刚说,30多年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濒危程度得以缓解,部分野生动物濒危程度加剧,还有一批新的珍贵、濒危物种随着研究的深入被发现,需要及时保护。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张伟说,我国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比如为3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物种保护能力越来越强。

    纳入国家重点保护范围、保护级别升级,意味着对物种的保护力度将明显加大,这对种群和栖息地逐渐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保护级别不同,还意味着法律上针对打击盗猎、非法走私、非法贩卖等有不同的量刑标准。”蒋志刚说,《名录》调整,给一大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带来新的契机。

    科技手段高效助推生态恢复

    当今社会已进入利用科技手段保护野生动物的新时代。东北虎是世界最大的猫科动物,为了让那些濒临灭绝的“大猫”能够回归故土并繁衍生息,2017年,在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区域建设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这里共有1.4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森林,是美国黄石公园的1.6倍。

    想保护好东北虎豹,就要对虎豹种群的分布、人类干扰因素、栖息地状况、与虎豹共生的伴生物种等都开展充分的研究。“研究之初,科研团队耗费大量人力,依靠双脚翻山越岭,架设红外相机,并定期更换数据卡和电池,最终到手的数据往往是半年甚至更久之前的影像,监测数据不能及时获取,导致保护工作难以高效开展。”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冯利民说,如今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成了“天地空”一体化生态感知监测体系,这是全球首个全域覆盖、实时高效的“天地空”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评估和管理系统。

    这套监测体系分为野外信息采集、实时传输、数据分析处理三层架构,华为等打造的700M有线无线融合的LTE承载网络,起到关键作用的系统底层。这张网络可完成红外野保相机图像和高清视频的实时回传,土壤、水质、空气等传感器的生态因子采集回传,以及实时查询护林员巡护轨迹,实现护林员视频或语音实时对讲等。

    “千里之外的各种数据实时回传,人工智能能帮我识别动物种类,大数据分析告诉我们种群和栖息地现状。这对我们的研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冯利民说。

    截至目前,东北虎豹公园已完成了95个基站建设,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有价值的影像资料超过200万条。华为TECH4ALL办公室执行总监、科技守护自然领域负责人邢振超说,数字技术解决了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巡护靠走、通讯靠吼、采集靠手、识别靠瞅”等难题。

    “科技提高了巡护效率,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降到最低,随之而来的野生动物数量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得非常快。”冯利民说,如今,东北虎豹整个种群不仅稳定,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在珲春地区实现了“众山皆有虎”,这显示了现代化科学力量能极大促进自然保护的效果。(李禾)

    (编辑:冠良)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