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焱(yà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áo)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jì)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jiáo)虫死,颛(zhuān)民生。
【翻译】
在远古的时候,支撑天的四根柱子坏了,中国土地崩裂,天不能完整覆盖大地,地也不能周全地承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熄灭,大水泛滥而不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人民,凶猛的鸟抓取老人孩童。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 砍断海里的大龟的四只脚作为天的四根柱子,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泛滥的洪水。天空得到了修补,四根天柱得到了摆正,泛滥的洪水消退了,冀州得到了平定;恶禽猛兽死去了,善良的人民存活了下来。
【注释】
①、四极:天的四边。远古的人认为在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
②、废:坏
③、九州:泛指中国。
④、裂:指土地崩裂。
⑤、天不兼覆:天不能完整地覆盖大地。
⑥、地不周载:地也不能周全地承受万物。
⑦、爁焱:大火延烧的样子。
⑧、浩洋:大水泛滥。
⑨、颛民:善良的人民。
⑩、鸷鸟:凶猛的鸟。
⑪、攫:抓;夺。
⑫、鳌:海里的大龟。
⑬、黑龙:水怪,发洪水危害人民;有人说即指水神共工。
⑭、济:救济
⑮、冀州:古九州之一,此处泛指黄河流域中原地区。
⑯、淫水:泛滥的洪水。
⑰、涸:水干枯。
⑱、狡虫:恶禽猛兽。
【赏析】
《女娲补天》这则著名的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先民与大自然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女娲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高尚,这源自人类渴望征服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如何理解女娲补天的做法?
当有限的人力、物力解决不力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们便用想象创造了无所不能的神和英雌,来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任务。可以说,用想象来表达与自然抗争的精神是这则故事的主题,也是世界各民族神话传说中经久不衰的主旋律,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想象,是由于原始社会底下的生产力——因为能力有限、希望无限,所以要用想象来填补、来发挥、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