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编辑墨霖2022年8月15日讯 编者按:缅怀革命先烈,探寻红色故事,这是来自沂蒙的普通市民尹志林一个人的红色寻访与纪行。
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厚重的百年党史历程被深情回溯,可歌可泣的党史故事激动人心,真理的光芒照耀着百年历程也照亮无限的未来,中国人民从其中汲取历史的营养,也见证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使命——这一切,深深影响和触动着尹志林。
作为接受着沂蒙大地红色文化哺育的孩子,作为被沂蒙精神滋养而成长起来的沂蒙人,尹志林时刻被鼓舞、被塑造、被激发,于是,在2021年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作为普通沂蒙人的尹志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走遍全国各地,探访红色革命圣地,自费拍摄和讲述红色故事,并以文字形式简述惊心动魄的历史过往,尽己所能弘扬沂蒙精神,展现我党创建和发展的艰难光辉历程,以史为鉴、以史为镜,知史爱国、知史爱民。
伟大的历史需要被记录和诉说,伟大的精神需要被传承与弘扬。
尹志林,一个人的红色寻访,沂蒙精神的光辉照耀...
“缅怀革命先烈 探寻红色故事”系列第三站
——沂蒙红嫂纪念馆
“蒙山高 沂水长,沂蒙红嫂俺的娘,俺的亲娘!……您用生命救咱亲人的命,您用乳汁疗养、疗养战士的伤,啊!您是俺的亲娘……”这首歌时常让我热泪盈眶。
这首歌,唱的就是一位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她是千万个沂蒙红嫂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今天我来到了位于沂南的沂蒙红嫂纪念馆,跟大家一起回顾沂蒙红嫂的感人故事。
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苦的1941年,日本鬼子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沂蒙山根据地进入了最艰难的“反扫荡”时期。同年11月初,驻守在马牧池乡的我山东党政军机关和八路军部队被日寇发现并进行了包围扫荡,我党政军机关进行紧急转移突围,一名八路军小战士在掩护部队转移时身负重伤,不得不艰难隐蔽跑到了明德英看护的李家墓林里,当明德英看到浑身是血的小战士,一看是咱共产党队伍的人,顾不上危险和害怕,急忙把他拉进一个空坟子里隐藏了起来。很快鬼子追了过来,发现她是个聋哑人,就比划着问八路跑到哪里去了?明德英见状便咿咿呀呀地朝西山指了指,鬼子信以为真就朝西山追去。
明德英看到日本鬼子走的无影无踪了,赶紧跑到坟地里,发现小战士因流血过多已经昏迷不醒,干裂的嘴唇微微颤动像要喝水,可周围又没有水源,回家取水也非常危险,危急关头,正在哺乳期的她顾不得羞涩,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一滴、一滴地滴进小战士的嘴里……就是这救命的乳汁,将这个奄奄一息的小战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抗日战争时期,收留八路军伤病员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一旦被日伪军发现,就有生命危险。明德英每天都会去给小战士送水送饭,用盐水为他清洗感染流脓的伤口。为了给小战士补充营养,还将家中仅有的两只鸡,做成了鸡汤,喂给了小战士喝。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小战士很快伤愈,准备归队,临行前明德英不忘拿出家中仅存的的几个煎饼让他在路上吃,此时的小战士早已跪在地上哭成了泪人,他哽咽着对明德英说:“娘,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您的大恩大德,等抗战胜利了,只要我活着,我回来给您当亲儿子。”无法言语的明德英,只能默默地擦着眼泪。
1943年,明德英又从鬼子的枪林弹雨下救出了一个13岁的小八路叫庄新民。1955年的时候,在上海工作的庄新民终于与明德英取得了联系,认了这个娘。
明德英,一位农民,且是一位聋哑人,冒着生命危险救治八路军战士,她的力量从何而来?明德英,一位农村妇女,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她用乳汁救治伤员,她要克服怎样的封建思想?她的勇气从何而来?
1961年,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情节,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首先提出了“红嫂”的称谓。明德英被称作“沂蒙红嫂第一人”。从此以后‘沂蒙红嫂’名扬全国。
明德英救护八路军战士的情节,除了被写入小说《红嫂》,还被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
沂蒙红嫂是一个红色的群体,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在沂蒙大地还有很多很多,祖秀莲、许来英、张淑贞……沂蒙红嫂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女中豪杰。
2009年9月10日,明德英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家单位,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巍巍蒙山高,耸立着沂蒙儿女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水长,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我们坚信,随着沂蒙红嫂精神的不断传承和发扬,一定会激励革命后人,铸就起新时代更伟大的中国脊梁。
作者简介
尹志林,山东青岛人,现任临沂市拳击协会会长、 临沂市泰拳搏击协会会长等职务,曾获山东省拳击锦标赛冠军,担任过临沂市公安局特警防暴支队搏击教练。2021年3月份开始,历经艰辛撰写100多集红色故事脚本,经地方党史部门审核后,自费拍摄的20多集《弘扬沂蒙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视频,被新华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和报道,阅读量超千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