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临沂麒雯斋书画院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 151 2468

    什么是社会美育

    2024-06-24 10:10:33

    来源:美术报   作者:墨霖摘录

    阅读:36430

    [摘要] 今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中央美术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央美院美育研究院、中央美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等科研和教学单位提出“社会美育工作站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在中国各城乡选择合适地点设置“社会美育工作站”。由中央美院的教师和硕博研究生担任各地社会美育工作站的主理人,配合各地参与者,让

    今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中央美术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央美院美育研究院、中央美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等科研和教学单位提出“社会美育工作站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在中国各城乡选择合适地点设置“社会美育工作站”。由中央美院的教师和硕博研究生担任各地社会美育工作站的主理人,配合各地参与者,让美育工作接地气,通人情。以工作站为基地,开展策展、展示、教学、咨询、人才培育等多种工作,推动社会美育。用美育带动文脉保存、共同体营造、社会治理、经济、生命教育、科学教育等多方面的实践,以“美育+X”的方式,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准,从而孕育创新创造能量。社会美育工作站形成一定程度上可复制推广、一定程度上可根据地方条件进行调整、不断迭代的的模式。让各地的创新思路畅通交流,互相激荡,让创新的脑洞互相启发,让创新人才互相学习交流,形成以美育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创新的大规模的头脑风暴。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院科技艺术研究院院长邱志杰在其最新文章《什么是社会美育》中,深入探讨了社会美育的内涵、价值及其实践路径,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本期选刊此文,以期为读者提供思考和启示。

    什么是社会美育

    ■邱志杰(天津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院科技艺术研究院院长)

    今天很多人说自己是做美育的,但实际上到了实操层面,多是在做艺术教育。因此有必要在目标、内容上都对二者加以区分。

    首先,美育的目标不是培养艺术家,是启发人们懂美,感受美,提升感受力。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艺术家。二者有如是区分,也有联系: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甚至是主渠道,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觉得什么是美。美育大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全部,但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抓手。

    美是一种感受力现象,经常和愉悦有关。艺术也是一种感受力现象,有时候和不愉悦有关。

    尤其是实验艺术,经常挑衅感受的常规,经常从惊奇和颠覆习惯入手,一开始的经验经常并不是愉悦的。

    但到了更深的层面,二者又是接通的,都涉及到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活跃,涉及感性和理性层面的解放感、苏醒感、边界消融感、思路敞开感,关注点活跃度,也就是一种走出套路的创新状态。从神经科学角度,或许很接近于“心流”状态,美学是感受力学,美育以提升感受力为目的。感受力的细腻,感受力的敏锐,感受力的丰富,应该是美育的核心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不是美育的唯一手段。我们同时还需要一些艺术教育之外的美育的内容。

    那应该是什么呢?

    美育内容上应该包含:艺术教育、生命教育、心灵教育、情操教育等,而且它也离不开知识性的自然教育、科学教育、历史教育等等。没有历史教育,看见废墟是没有能力发思古之幽情的,那是感受力的迟钝;没有科学教育,看见向日葵花盘不知道斐波那契数列,只想到炒瓜子,那当然是对美的感受力的迟钝。最终,美育还应该包含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这和艺术教育的关系就更加密切。

    方式上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等。

    微信图片_20240624100053.jpg

    微信图片_20240624100059.jpg

    由中央美术学院与福建省东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致力于将“国际儿童诗歌海滩”打造为一处崭新的人文景观与世界文化遗产,该计划自2023年9月1日起面向全球儿童征集诗歌手稿,并在中国福建省东山岛刻一座儿童诗歌石刻海滩。“东山岛国际儿童诗歌海滩计划”于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在东山岛海边开幕。本次活动总策展人邱志杰说:“小时候,我们都曾经是诗人,大多数人身上的那位诗人在他们长大后就死去了,有的人身上的这位诗人却活跃了一辈子。这是一种自由而幸福的人生,并且代价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巨大。其实,把诗歌刻在石头上,在中国从来都是一种人文风景——摩崖石刻。这种大地上的艺术作者,以前往往是文化名人,至少是‘大人’;这一次,终于轮到孩子了。其实从更广阔的时间维度来看,孩子所代表的是一种情感,无关年龄,好诗就是好诗,真情就是真情。”

    那么,什么是社会美育?

    对象上,对社会公众开展美育。不是以培养专业艺术家为目标,而是以提升普通人的感受力的敏锐、丰富、细腻为目标,知道提升普通公众的艺术欣赏能力、身心健康和创造力的活跃。

    场所上,在社会空间中开展美育。走出象牙塔,走出白盒子,走出教室,因地制宜,在菜市场、餐厅、家庭、车站、医院、街头、停车场、公园、卫生间等等多种多样开展美育工作。根据空间条件、活动人群、核心业态特征开展美育工作。

    方式上,用社会性方式开展美育。根据特定对象和特定时机,利用生产生活中的活动,结合生产生活业态,一边买菜一边进行美育,一边捕鱼一边进行美育,见缝插针,顺势而为开展美育。方式上,大量采用聚会、聚餐、比赛、交换、集市、征集、问卷、评选、讨论、辩论、众筹等多种多样的社会互动手段,激发社群能量,在人群互动中实现美育的目标。社会美育需要社会参与。

    微信图片_20240624100103.jpg

     印尼美育组织“好学校Gudskul”的活动现场

    人们用家乡的手法冲泡咖啡,进行文化交流

    目的上,为了推动社会进步而开展美育。美育的目标在于人的素养、能力和幸福感的提升。这即关乎个人幸福,也关乎社会整体的福祉。

    社会美育应致力于提升社会凝聚力,对抗社会解体和原子化;

    社会美育应提升社会互动,防止阶层固化和圈层板结;

    社会美育应提升社会公平,反对社会隔离和歧视;

    社会美育应提升社会公德,凝聚社会共识,助力社会治理。

    社会美育工作站致力于社会美育,研究和汇集上述所有的社会美育手段,成为社会美育从事的同志们的交流平台。

    当前,我们已经大量研究当代艺术手法如何滋养社会美育工作,把它们介绍给不熟悉当代艺术的各地的社会美育和公共文化活动工作者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还急需开展的是艺术教育之外的美育。

    比如:如何欣赏一朵云。

    微信图片_20240624100107.jpg

    文网编辑:墨霖 

    更多资讯:

    www.wenwang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