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临沂麒雯斋书画院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 151 2468

    历史文化源流丨万众一心 勠力同心

    2020-11-10 17:13:12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阅读:1183

    [摘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同华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10月23日,习近平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同华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万众一心,出自《后汉书·朱儁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朱儁出身于寒门,为人忠孝仗义,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步入仕途,为官颇有政绩。《后汉书》里记载朱儁较多的是他率军征讨黄巾军,因为功勋卓著,所以“威声满天下”。

      “万人一心”这句话就是朱儁在南阳一带讨伐黄巾军时所说。意思是千万人一条心,团结一致,则牢不可破,后来多用作“万众一心”。清代金安清,时人称其有经世济民之才,他在一篇政论文章中就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勠力同心,较早见于《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勠力同心,以治天下。”大意是,商汤说上天给了我伊尹这样的贤人,我要同他齐心合力,治理天下。商汤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夏朝末年。夏桀无道,致使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国国君商汤得到了伊尹辅佐,于是军民齐心合力,推翻了夏朝。

      《左传·成公十三年》里面也讲到了“勠力同心”一词:“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讲的是以前晋献公和秦穆公关系友好,能够合力同心,在盟誓的基础上,再用婚姻加深两国关系。翻阅典籍,我们会发现“勠力同心”反复出现在历史场景中,而且往往是紧关节要的场景,比如《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记载:“丈夫与其自投网罗,为天下笑,曷若相与勠力同心,赴蹈汤火,岂徒脱祸,兼富贵可求。”

      总而言之,万众一心、勠力同心,是指所有人思想意志集中统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同心圆式的。几千年来,一个成熟的中华文明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就像一张网络,提纲能挈领,纲举则目张,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能沉着应对、化险为夷。这与我们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文化传统分不开。

      要说中华民族所遭逢的艰辛挫折,五千年来,恐怕没有一次可以与近代中国的命运遭际相比拟。无数仁人志士,不惜身家性命,面对大变局做出各种救亡图存之举,可惜均告失败。终于,烟雨迷蒙中,南湖上的一条游船,用红光漫漫照彻了茫茫九派。中国共产党人用星星之火,燎亮了古陆大原。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将世人眼中的“一盘散沙”牢牢地凝聚起来,成为移山倒海的力量。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当时他说:“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走了40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正是这“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使“散沙聚成水门汀”,让我们无数血肉之躯筑成了万众一心的钢铁长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共克时艰。

      有一支地方民歌小调,让很多人听了落泪:“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上战场。”这正是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真实写照,这更是老百姓从心底唱出来的炽烈心声。

      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主心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就集中了起来,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在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的引领下,同心同德、阔步前行。

      70年前上甘岭的炮声穿越历史的烟尘,依然震撼人心。抗美援朝战争,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坚毅地前行。只要我们保持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精神意志,就能激发出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人已打赏

        ×

        打赏支持

        打赏金额
        • 1元
        • 2元
        • 5元
        • 10元
        • 20元
        • 50元

        选择支付方式:

        打赏记录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