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针对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的声音和动作,是真不少。
清华等名校教授频繁发声,具体治理措施相继落实。
而早在今年一月份,北京更是给所有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按下了“暂停键”。
刚开始,不少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治理,问题可能不大。
然而就在前两天,朝阳、昌平、海淀等区,又陆续下发了进一步的通知。
要求外语语言能力、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继续暂停授课。
一时间,风生水起了十来年的课外培训班,转眼就因为这段续上了弦的“停摆”,变得风声鹤唳。
而包括好未来、新东方、跟谁学在内的多家美股上市教育机构,股价也立马被按在地上各种摩擦。
在看到了教育机构的窘境后,网上大部分出现的都是叫好之声。
你都能感觉到,那字里行间似乎都快乐出花儿来了。
然而有一小部分家长,却对此忧心忡忡。
在他们看来,课外教育机构已经成了教育的一部分。
有关课外辅导班的争论,观点总是这样两极分化。
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深恶痛绝。
到底谁押对了宝,谁走错了棋?
“盛名”下的“恶名”
如果光看校外辅导机构打出的广告的话,那它们俨然就是教育圈里最富盛名的知识圣地。
不过坦白地讲,我对校外辅导机构的印象,一直不算好。
因为没有公益属性的教育,在本质上终归还是生意。
是生意就有营销,是资本就要逐利。
虽然这套逻辑放在别的行业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被资本裹挟的教育,显然跟普通生意不算是一回事。
就拿营销来说吧。
通常情况下,各行各业都是卖什么吆喝什么。
再通过产品或服务的优势和亮点介绍去吸引客户。
但在教育里,除了“包装”出来的各路名师之外,还得再给你玩一套“我给你焦虑,然后我这里有药”的戏码。
比如说,当看到了下面这样的宣传海报时,我就问你上不上头?
肯定上头啊。
因为中国的家长,本身就普遍存在着教育上的焦虑。
教育教育的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因为在中国,读书是真的能改变命运的。
但是过度的焦虑,带来的是在课外培训班上的过度消费。
这不仅仅是个经济负担的问题,更是学生学习负担的问题。
所以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对课外辅导班的态度,都是“边端碗边骂厨子”的节奏。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根本就负担不起,或者压根就劝不动孩子去补课的家庭,也在希望关停教辅机构。
因为如果大伙都不补课了,那么自己至少不会在校外被拉开差距。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北京再次整治校外辅导机构后,网上是一片叫好之声了。
有些人,慌了
大伙应该还记得,有篇过去很火的文章,叫《我月薪3万,没抗住孩子的一个暑假》。
虽然文中所列举的花销,在教育辅导方面只是一小部分。
但是说实话,你要是真可着教培机构的科目报的话,月薪3万还真不见得能下得来。
远了不说,就光算我身边的熟人,一个暑假给辅导班送上六位数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我经常在想,这真的值吗?
其实,值不值并不重要。
因为辅导班本身就是因需求而生。
而它的定价,也是随着家长的教育焦虑轻重而浮动的。
什么样的人群需求最强,什么样的人群教育焦虑感最强?
显然是那些高学历的家长。
毕竟,他们太清楚有些人眼里那一文不值的学历,对孩子的将来意味着什么了。
然而想要取得高学历,唯一的途径就是高考。
但是这些年,校内减负搞了一轮又一轮,你很难指望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依然能够满足高考的考核要求。
而且退一万步说,就算你不考清华北大,也不读211,可是就连大专院校,也没有谁是摇号入学的啊。
所以,甭管外界呼吁素质教育也好,倡导全面发展也罢,他们都理性地知道,追求分数才是第一选择。
那么选择更好、更贵、只为考试服务的课外辅导班,就无疑是个正确的选择。
当然了,选择上的正确,未必会给整个校外辅导生态带来正面的影响。
正是在他们经济条件的支撑,和教育焦虑的裹挟下,为教育培训机构连年提高费用提供了条件。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事情并不完全是消极的。
因为首先,他们的经济条件能负担得起。
而且教育成本的提高,也为他们筑起了更安全的壁垒,让自己的投入变得更有价值。
所以,哪有什么“人傻钱多”的家长。
反而是课外辅导班停止授课了,才真的会让他们心慌。
“校外”的问题,应该从“校内”解决
这么多年以来,校外辅导班的每一次春天,似乎都伴随着校内减负的落实而来。
在校内,课后作业少了,在校课时减了,考试频率低了,思想负担轻了。
但是在校外辅导和校内教育形成了“双轨制”的局面下,这显然就是一个跷跷板的两端,此消彼长。
如果不减负,依然把教育的时间和知识的密度集中在校内的话,又哪会有校外辅导机构的生存空间,和争抢生源时的营销怪象呢。
或许让教育回归校园,在以高考为目的的前提下,合理统筹中小学学习时间,才能不让家庭经济能力等外界因素干扰教育的公平。
如果只揪着课外辅导机构不放的话,那么即便是全部永久关停,不还有网课在线上等着呢吗。
免责声明: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冠良)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