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临沂麒雯斋书画院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 151 2468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继承发扬长征精神 点亮会宁万家灯火

    2021-03-20 10:23:07

    来源: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阅读:33122

    [摘要] 1976年,供电员工对第一台PL-11型距离保护装置开展安装调试。20世纪七十年代,供电员工登杆作业。1991年6月,供电员工在处理变电站主变压器故障。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冲破数十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克服艰难险阻,在甘肃会宁县和宁夏西吉县将台堡胜利会师。在会宁县会师园,



    1976年,供电员工对第一台PL-11型距离保护装置开展安装调试。

    20世纪七十年代,供电员工登杆作业。

    1991年6月,供电员工在处理变电站主变压器故障。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冲破数十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克服艰难险阻,在甘肃会宁县和宁夏西吉县将台堡胜利会师。

    在会宁县会师园,矗立着一座会师纪念塔。三塔环抱,在第十层合为一塔,代表着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十一层收顶代表着中央红军长征途经的11个省份。“潮涌三军喜相聚,贺电齐致飞会宁。”这里是长征的终点。

    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长征精神激励着一批批会宁县供电员工以服务革命老区为己任,不断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懈前行。

    电力改变革命老区人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时,会宁的电力事业是一片空白。那时,大部分会宁人还不知道电为何物,晚上靠点煤油灯照明。1958年9月,会宁发电厂建成,安装65千瓦锅驼发电机组1台,架设了1千米低压供电线路,分时段为会宁县部分工厂生产供电。

    1964年,会宁发电厂改造升级,淘汰了锅驼机组,新装了7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架设低压线路3千米。改造后的电厂不仅可以为工厂生产提供全天电力供应,还承担起为县里机关单位照明供电的任务。温暖的灯光让整个县城逐渐亮了起来。

    会宁地区自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有了电,工农业发展有了新动力,这片贫瘠的土地逐渐焕发出生机。

    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解决群众的吃粮问题。1972年,靖远、会宁两县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始建设靖会电力提灌工程。靖会电力提灌工程装机容量7.66万千瓦,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民生工程。工程投运后,汩汩黄河水涌入干涸的土地,润泽了恒古旱塬,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造福了会宁县郭城、河畔、白草塬等7个乡(镇)16.7万人。

    此后,会宁县陆续新建起红堡子、两迎水、甘沟等8座35千伏变电站。1973年8月10日,会宁县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郭城变电站在郭城驿镇建成投运。

    1976年农历春节前夕,随着35千伏甘沟变电站建成,电灯点亮了会宁县每个角落。同一年,110千伏变电站郭城变电站与白银电网相连。自此,会宁结束了没有大网电的历史。这也为此后供电网络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力赋能革命老区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会宁电网发展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步前进。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飞越长空,一盏盏电灯照耀城乡。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需求也与日俱增。会宁县委、县政府把快速发展农电事业作为振兴全县经济、加速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列入议事日程,1985年向全县人民提出“1989年底实现乡乡通电”的目标。

    1988年,全县架设配电线路200千米、低压线路300千米,建设规模创当时会宁农电建设发展史上的最高纪录,提前一年实现乡乡通电。1998年,甘肃省政府投资89亿元启动全省农网建设改造工程,会宁电网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12到2013年,白银供电公司积极推进革命老区电网改造升级,110千伏桃园变电站建成投运,与110千伏郭城变电站一起实现了会宁地区双电源供电。此后,35千伏柴门输变电工程、35千伏桃古线等工程相继建成投运,进一步改善了会宁县电网布局和用电环境,为老区实现经济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2016年,35千伏白草线、草刘线、桃党线相继投运,35千伏刘寨变电站、党岘变电站建成,会宁县域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电网更加坚强。

    会宁水资源匮乏,北部地区百姓长期过着“不怕狼,不怕鬼,就怕缺少一担水”的生活。2017年,白银供电公司先后新建35千伏大南线和南川变电站,安装1135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为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35千伏南川变电站满足了供水工程的电力需求,为8个乡镇的泵房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帮助会宁北部22.8万人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2020年,白银供电公司落实国家清洁能源发展部署,实施“煤改电”工程建设项目,按照电采暖实施方案,投资311万元为会宁各乡政府、派出所、中小学等开展配电网增容改造,架设19台配电变压器,促进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

    电网的迅速发展,为会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革命老区在电力赋能下一步步蓬勃发展。

    电力成为革命老区腾飞引擎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会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

    有着“秦陇锁钥”之称的会宁,既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也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会宁县供电公司秉持“决不让革命老区一户人家在脱贫路上掉队”的信念,发挥行业优势,倾力服务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5年12月15日,会宁县供电公司提前完成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下达的38个行政村、126个贫困自然村精准扶贫动力电覆盖任务,累计投资3227.58万元,改造10千伏线路47.15千米、0.4千伏线路192.21千米、配电变压器117台,容量1.29万千伏安。

    2017年,会宁县供电公司陆续选派驻村帮扶干部6人、结对帮扶干部36人,落实“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因地制宜实施定点帮扶、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工作。会宁县供电公司还实施产业扶贫,扶持安格斯肉牛养殖等一批特色项目;开办电焊工和陇原巧手培训班,连续6年组织应届学子走进白银供电公司开展学习交流,为3个定点帮扶村220名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0.8万元。

    2020年2月28日,会宁县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2020年3月11日,会宁县供电公司捐建的安格斯肉牛养殖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并投入运行。合作社负责人刘永奇用4万元扶贫捐款扩建修缮了圈舍、添足了饲草,帮助缺乏劳动力和技术的15户农户代养75头安格斯肉牛,并每年给农户分红。为生活困难的五保户修缮房屋,为贫困户送生活必需品,捐赠40万元在新庄镇新庄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10盏……会宁县供电公司以多种方式为会宁县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宁县供电公司累计投资2.1亿元,为全县16个乡镇37个行政村、124个贫困村实施配网改造升级。截至目前,会宁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3%,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69%,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18千伏安,电网“两率一户”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该公司经营区域内284个行政村实现了动力电全覆盖,农村居民用电与城市同网同价。

    电,不仅照亮了老区人民的生活,也见证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三军会师的这片红色热土上,长征精神深深融入这片红色土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砥砺前行。(闫馨予 张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