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临沂麒雯斋书画院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 151 2468

    “环保铁娘子”“农田女画家”……科技创新中的硬核“她”力量

    2021-03-09 10:57:27

    来源:中国青年报社

    阅读:33996

    [摘要] 以禾为墨的“农田女画家”,追求完美的“硬核材料人”,矢志担当的“环保铁娘子”……“三八”节之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对话多位江苏女性科研工作者,展现科技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她”力量。叶晓青:“把水稻当花儿一样种”虽然没有神奇的画笔,但足履实地,用一株株秧苗描绘着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

    以禾为墨的“农田女画家”,追求完美的“硬核材料人”,矢志担当的“环保铁娘子”……“三八”节之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对话多位江苏女性科研工作者,展现科技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她”力量。

    叶晓青:“把水稻当花儿一样种”

    虽然没有神奇的画笔,但足履实地,用一株株秧苗描绘着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省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叶晓青把农田当成花盆,助力乡村振兴,以奋斗耕耘收获幸福感。

    从1994年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省农科院至今已27年,但叶晓青仍清晰地记得,刚开始工作时盆栽花卉物种资源被“卡脖子”的情形。“气候资源‘先天不足’、科研经费匮乏等一系列难题,都能一一克服,可物种资源缺失实在让人犯愁。当我表达向外国友人求取种球的意愿时,遭到了拒绝,对方摇头说本地不适合生产。”叶晓青不甘心,凭着一股韧劲,从零起步,用两三年时间,硬是在普通大棚中培育出一盆盆姹紫嫣红的盆栽花卉。

    “以前我做花卉,是针对一家一户的景,现在我把农田当成花盆,助力乡村振兴。”2014年,叶晓青任省植物生理学会秘书长,搞起了“大动作”——农田景观。

    所谓农田景观创意,就是利用多彩多姿的农作物,通过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稻田画就是其中一种形式。

    2017年,为了更好地唤醒乡土尘封的资源,加快推进农业升级转型,叶晓青依托省农科院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单项——特色水稻高效生产与示范,试水为南京市栖霞区龙潭镇陈店村开展稻田画项目,反响热烈;2018年,她继续践行“把水稻当花儿一样种”的理念,为太仓市庄西村美丽乡村建设添上了浓墨厚彩的一笔……

    叶晓青介绍,一幅稻田画的种植大致要经过彩稻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人工栽种、田间管理等环节才能成画,秧苗长高以后,就会呈现出预先设计的图形或文字。从高处俯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稻田画呈现在眼前,画面美不胜收。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为了能百分百按照设计图纸呈现完美效果,叶晓青需要顶着烈日,在泥泞的稻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把每个节点精准定位好,再把秧苗种下去,其中的艰辛可见一斑。

    以前,步入乡村的田野里,映入眼帘的不是黄色,就是绿色;现在,你不但可以感受农耕文化,还可以登高望远,观看唯美、生动、立体的画面。叶晓青说,未来,她要继续推动农业生产一二三产业结合,既收获农作物,又促进农作物加工,还要发展旅游景观,扮靓美丽乡村的同时,促进农业高质增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农田养眼、养心、养人。

    石利利:矢志担当的“环保铁娘子”

    齐耳短发,个子不高,但眼神特别坚定。初见石利利,记者脑海中就冒出两个字——干练。身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化学品生态效应与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的她,说话语速略快,思路清晰,谈起工作来两眼放光,果真不愧“环保铁娘子”之称。

    “保护生态环境,往远了说会影响子孙后代的延续、民族的繁荣昌盛,往近了说关系当代每一个人的健康。所以自己从未有一刻对研究方向产生过怀疑、动摇。”石利利说。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各类化学品的大量生产使用,一些未被纳入环境监管,但有可能进入环境并导致已知或潜在的负面生态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近年来进入石利利视野。

    “新污染物研究工作挑战更大,因为它不像水体蓝藻富营养化等问题,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它可能很低浓度,就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影响还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可能很多年以后这个效应才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影响不可逆转。”石利利说,环保工作要从看得见的污染到看不见的风险转变,末端污染治理跟源头风险防控两手都要抓好,这是他们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

    2011年,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公告,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几年过去了,石利利团队发现,双酚F、双酚S又冒出来了,而且比双酚A的相关效应还要强,但是国家对此还未出台监管措施。“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创新团队,目标非常明确,希望通过对双酚类物质的系统研究,揭示其环境健康危害特性及作用机制,科学评估其环境健康风险,向生态环境部提交一份有影响的政策建议。”石利利说,这是环保人的责任,任务担子很重。

    石利利那种饱满积极的工作状态,让团队里的年轻同志都纷纷表示自叹不如。采访的当天,记者看到办公室里放着一个黑色背包,“啊,我一会儿要出差”,那种轻描淡写的语气,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习以为常。

    主持与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负责与参编国家标准20余项、环保标准4项,完成600多个化学物质的环境安全性研究专题……虽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石利利依然没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对于未来她也在思考,“对于有毒有害物质,我们一定得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管控法规体系,强化从源头预防与控制新污染物的风险”“对于环境健康研究,前面10年我们主要在找哪些地方有环境污染问题,现在开始想从正面的角度去‘做文章’,努力把环境保护工作向前推。”

    巴志新:追求完美的“硬核”材料人

    从进入南京工程学院工作至今,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巴志新也从单一的教师身份,逐渐转变,成为材料学院院长、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省金属学会理事等。“身上的责任越来越大,事务性工作也越来越多,但是科研工作我从未放下。”巴志新说。

    “近期在做的是生物镁合金表面改性研究,也就是在镁合金表面开发制备一种膜,这种膜对人体无害、还能保护镁合金,让它腐蚀得慢一点。”巴志新告诉记者,该研究将在生物医用领域有所应用。

    “天道酬勤”是巴志新的座右铭,如今,她也凭勤奋收获了一片“花开”,在环保型材料表面改性方面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2件,出版专著1部;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如何平衡教学、科研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巴志新坦言,这必然需要大量的付出。工作不久后,为了让自己的知识能力能够满足教育合格本科生的要求,她2005年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孩子在2006年底出生。“白天正常给学生上课,下课了忙评估工作,下班回家照顾孩子,等孩子睡了开始写材料到半夜,周末或者平时能抽出空就去做博士课题实验,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巴志新感慨,最忙碌的时间里,很感谢学院这个团结和谐的集体,以及家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孩子也很自立懂事,我不断充实自己,希望给孩子树立榜样,起到示范作用。”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巴志新都力求完美。她感慨道,做了母亲以后,对于教书育人的理解更加深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强。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没能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助力,辜负了家长的信任。“我可能有点强迫症,别说是论文了,哪怕是请假条,我都要求学生注意内容和格式规范,因为态度是最重要的。”在她看来,未来无论学生是选择科研继续深造还是去工作,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都是必备的。

    由于在管理岗位,巴志新有大量事务性工作,于是她就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指导学生科创、给学生修改论文,微信、QQ、电话随时沟通。在她的“完美主义”之下,学生们也顶着“压力”迅速成长。“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先导,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材料报国之志和报国之能的优秀人才,是我和同事们的事业、责任和幸福。”巴志新说。

    免责声明:本平台是用于欣赏与学术交流,不代表文网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行君)



    【平台预约】

    1.书画创作直播.销售

    2.经纪.评论.鉴定.推广.宣传

    3.提升品牌.知名度.潜在价值

    【常年诚邀直播团队或个人合作共赢】

    【全国客服】️ 400 151 2468

    投稿邮箱:zhong124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