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临沂麒雯斋书画院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 151 2468

    别有意味的黄永玉“新作展”丨他在生前便为自己谋划百岁画展

    2024-06-27 12:27:13

    来源:美术报   作者:墨霖摘录

    阅读:36722

    [摘要]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北京画院、荣宝斋、吉首大学博物馆协办,北京万荷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八绒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如此漫长 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于今日(6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展。“如此漫长,如此浓郁”这一主题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15.jpg

    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北京画院、荣宝斋、吉首大学博物馆协办,北京万荷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八绒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如此漫长 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于今日(6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展。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这一主题,源自黄永玉1979年12月31日所写的文章《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在文中这八个字之后,还有六个字“那么色彩斑斓”。这就是黄永玉,一个世纪的生命,浓郁而色彩斑澜。

    此次展览定名为“新作展”也是别有意味,黄永玉生前便在谋划筹办自己的百岁画展,为了向观众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绘画面貌,他专门精心创作了一批新作品。此次展览便将集中呈现这批黄永玉晚年的新作近160件,全面向观众展示黄永玉90岁以后的创作状态和艺术追求。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20.jpg

    黄永玉   98岁生日卡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27.jpg

    黄永玉   99岁生日卡 

    题材涉猎广泛,“摔跤”作品尤其生动


    我的这些画是所有同行都没有见过的,我很认真的,在做这件事。


    ——黄永玉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32.jpg

    黄永玉   玉簪花   127×121.5cm   2022年

    黄永玉作为艺术家,一生涉猎的艺术领域非常广泛,在中国画、版画、油画,还有雕塑、陶瓷、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都留下精彩的作品。而此次展览主要呈现的是他的中国画作品。这批作品中最早的创作于2015年,最晚的作品作于2023年去世前不久。虽然创作时间的跨度不大,但是这批作品数量众多,类型多样,题材涉猎更是广泛,涵盖了古装人物、现代都市、花卉、动物、生肖、摔跤等各种题材。90岁后的黄永玉,依然对身边的一切保持着新鲜感,他对生活中的新事物细心观察,敏锐捕捉,寓所里新种植的花卉宝莲灯,小区院子里的玉簪花,湖边远方飞来的大雁,朋友送来的大龙虾都成为他画中的主角。在展览中,还有一批非常精彩的“摔跤”作品,用笔虽然简约,但是对摔跤手一招一式动作的抓取十分精准,配合着线条的粗细变化和晕染,摔跤动作的动态被展现得十分生动。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37.jpg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43.jpg

    展览现场的“摔跤”作品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48.jpg

    黄永玉   龙虾姻缘   178×96.5cm   2021年

    “黄老到人生最后的一件作品,手法依然稳健”

    黄永玉是用线的高手,他早年版画《春潮》里抛向鲨鱼的鱼叉后面,系着一条绕了三十多圈的细线,线条连绵不绝,密而不乱。黄永玉用木刻刀在木板上一刀一刀刻出来了,稳健扎实的造型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在《永玉100》后记中写道:“齐白石自署94岁前后,手就开始抖得很厉害了。而黄老到人生最后的一件作品,手法依然稳健,这是我办了20多年的展览所未见的。这次的作品中有三四米的大画,有一件作品上题跋近800个字,还有复杂到眼花缭乱的白描,譬如那些植物枝蔓的反复穿插,黄老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的画始终没有‘飘飘欲仙’,愈老愈是脚踏实地。”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54.jpg

    黄永玉   去年元月时   136.5×69.5cm   2017年

    在中国画领域,黄永玉还喜欢用白描的方式作画,此次展览中便有一批令人拍案叫绝的白描作品。

    比如作于97岁的《李时珍先生随想》,他不但精心描绘了想象中的李时珍人物形象,还在主体人物的周边,用墨线勾画了数十种植物、昆虫和药材,整幅画面被细若游丝般的线条布满,繁而不乱,极具视觉冲击力。除此之外,黄永玉还常用小楷在画中写题跋,字体工整严谨,丝毫未见衰老之笔。作为一位90多岁的艺术家,用笔用线如此灵动,如此稳健,不得不让人感叹。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058.jpg

    黄永玉   李时珍先生随想   179×97cm

    满满的金句彰显黄氏幽默

    读黄永玉的作品,不仅是看画面表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读画中的跋文。此次展出作品的题跋中,少则数十字,多则数百字,更有如《宋元君到底想画啥图》这样的作品,画中题字多达上千字,相当于一篇精彩的短文了。这些文字与传统题跋的表意抒情有所不同,处处透露着黄永玉独特的幽默风格。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111.jpg

    黄永玉   世上难得醉夫妻  96.5×179cm   2021年

    他自己也曾说“文学在我的生活里面是排在第一的,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才是绘画。”他把自己的文章写到了画面里,并且和画面的内容相结合。吴洪亮评价“依然到处都是视觉惊艳和脑筋急转弯。满满的金句彰显黄氏幽默,带着乡土气息,搅拌着湖南人的霸蛮与灵泛。”细读这些作品,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更能看到一位百岁老人对青春的回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份冷静、睿智、风趣、幽默,汇聚成一个如此有趣的画展。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116.jpg

    黄永玉  兔年月历   48×45cm   2022年

    “美,很易消逝,艺术的使命是挽留。”所以黄永玉用如此广泛的取材,如此稳健的用笔,如此有趣的题跋,为我们呈现出独属于他的那份美。同时,也为观众们汇聚成一个“如此浓郁”的黄永玉。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11日。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121.jpg

    黄永玉 《太阳下的风景》


    黄永玉简历

    微信图片_20240627111126.jpg

    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自幼喜爱绘画,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解放前他曾任木刻协会常务理事,曾在香港从事木刻创作,并出任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解放后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

    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诗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亚、德国、意大得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

    文网编辑:墨霖 

    更多资讯:

    www.wenwangwww.com

    关键词: 意味 黄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