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临沂麒雯斋书画院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 151 2468

    毛主席的十大印章见过吗?最后两枚惊到了!

    2023-07-09 22:52:00

    来源:文网   作者:墨霖摘录

    阅读:35249

    [摘要] 毛泽东非常喜爱中国篆刻艺术他一生使用过不少印章大多系名家所刻流派纷呈,风貌各异,殊为珍贵有些还蕴藏着他与艺术家们交往的轶事1、著名书法家邓散木邓散木治印“毛泽东”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1898—1963),以寿山田黄石为毛泽东刻的这枚龙纽大印堪称“文物极品”。 这件作品是在1963年8月赠给毛主席的。大印呈立方体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24.jpg

    毛泽东非常喜爱中国篆刻艺术

    他一生使用过不少印章

    大多系名家所刻

    流派纷呈,风貌各异,殊为珍贵

    有些还蕴藏着他与艺术家们交往的轶事


    1、著名书法家邓散木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30.jpg

    邓散木治印“毛泽东”


    著名书法家金石家邓散木(1898—1963),以寿山田黄石为毛泽东刻的这枚龙纽大印堪称“文物极品”。 

    这件作品是在1963年8月赠给毛主席的。大印呈立方体,明黄色,顶部镂空琢双龙,因此又称“龙纽大印”,印的一侧刻有“1963年8月,敬献毛主席,散木瑑时六十有六”。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33.jpg

    这枚印章的印文在章法上独具匠心。   


    印文中,繁体“毛泽东”三字从右往左依次排列,“泽”字三点从左边挪到了右下端,从而使详略更为得当,结构更为严谨,布局更为优美。

    笔画较少的“毛”字的最后一笔反向倒旋,以寓“反手掌乾坤”之意,从布局上填补了“泽”字右上端空白。这是毛泽东所有印章中创意最为大胆的一个。

    这件龙纽大印原存于中南海,1990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此印和中南海数千件毛泽东遗物回归故里,由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


    2、“三百年来第一人”陈巨来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37.jpg

    陈巨来治印“湘潭毛泽东”


    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请陈巨来刻“湘潭毛泽东”一印。

    陈13岁就开始刻印,平生治印逾三万方,其篆刻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

    对“湘潭毛泽东”一印,陈巨来慎审精思,三易其稿,一反他擅长的元朱文,最终决定以白文布局,处理得雄壮浑厚,大气磅礴。     

    不久,陈巨来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致谢信,大意是:陈巨来同志,主席收到你为他刻的印章十分高兴,特附上三百元以作润笔......


    3、写雨景的大师傅抱石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41.jpg

    傅抱石治印“毛泽东印


    1959年傅抱石听说毛泽东要为他和关山月共同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题字,事先精心准备了一枚印章,便于毛泽东落款时盖用。

    此印寿山石质,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南京著名印学家王本兴先生评论这方印是“大气魄,大手笔,是一件壮美无比的艺术珍品”。

    毛泽东看了印拓,十分欣赏,赞叹道:“不愧是当今艺术大师力作。”但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一向不盖印,这次也不打算破例。他说:“这印章请傅先生代为保存,待我退休后再取来使用。”

    这枚印章一直由傅抱石精心珍藏。直到四十年后,国庆50周年,傅抱石儿子傅二石才将该印印拓公诸于世。


    4、上海金石名家吴朴治印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46.jpg

    这是一方毛泽东用得最多的印章,是刻的朱文“毛氏藏书”印。毛泽东藏书不讲版本,但盖印是必不可少的。

    此印是毛泽东在1963年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请上海金石名家吴朴(1922—1966)所刻。

    吴朴后来解释说:“毛主席身为国家领导人,所藏之书多不胜数。书多,盖印也多,印面就容易磨损,上下线条又必须一致。”故选定了铁线篆。

    毛泽东对这方印章非常满意,在许多藏书上都钤有这一藏书章。


    5、“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49.jpg

    齐白石治印“毛泽东”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53.jpg

    齐白石治印“润之”        


    自称“三百石印富翁”的大师齐白石,也曾为毛泽东篆刻两方印章。

    1949年,毛泽东写信邀请齐白石参加新政协会议。齐白石欣喜之下,用一对名贵的雕有狮子滚绣球钮的寿山石,精心镌刻了朱文“润之”和白文“毛泽东”印各一方。

    这两方印章法上大开大合、俯仰有致,单刀冲刻、极有气势。


    6、著名篆刻家钱君匋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558.jpg

    钱君匋治印“毛泽东印”钱君匋治印“毛氏藏书”  


    在上海解放不久,当代著名篆刻家钱君匋1906--1998)怀着崇敬之情给毛泽东篆刻了 一方“毛泽东印”。并通过当时的文化部长沈雁冰(茅盾)转赠给毛泽东。

    后来,毛泽东又通过上海博物馆找到钱君匋,请其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7、“篆刻王”谢梅奴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02.jpg

    谢梅奴治印“毛泽东”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07.jpg

    谢梅奴治印“润之”

    谢梅奴(1913—1991),湖南长沙市人,有“篆刻王”之称。

    谢梅奴刻治的这两方印章分别是白文“毛泽东印”和朱文“润之”印,毛主席特别喜欢这两方由家乡的篆刻大家创作的印章,使用频率很高,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两方印前者以回文排列布式,寓巧于拙,雄浑苍劲;后者细文粗边,结体流丽,颇具周秦玺印神韵。

    据了解,谢梅奴在1948年还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内容刻在印章上,整套印章共30多方,这是当时问世的第一组毛泽东诗词篆刻作品。

    解放后,此套印章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了毛主席。此套印章现收藏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8、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11.jpg

    刘博琴治印“毛氏藏书”


    1949年,北京金石名家刘博琴(1921-1984)受人之托,曾为毛泽东刻过一方长方形的朱文“毛氏藏书”印。

    在此之前刘博琴也为毛主席治过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有人曾到北平取灯胡同找到他,说是要刻一枚“润之”印章送给远方的朋友,他于是精心刻了这枚印章。北平解放后,他才知道“润之”就是毛泽东。

    刘博琴出身于篆刻世家,擅刻铁线篆文,风貌稳重,功力道劲,平整中见精神,在京城琉璃厂有“博琴铁笔”之誉。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16.jpg

    刘博琴所刻的这方印章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部分书籍上钤盖。


    9、奇女子谈月色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20.jpg

    女金石书画家谈月色治印“毛泽东印”


    毛主席还有两方印出自广东顺德女子之手。

    这位奇女子,就是曾出家为尼后还俗,以画梅、篆刻、书法驰名于世的现代女金石书画家谈月色。       

    新中国成立初,柳亚子曾向毛主席热情推荐谈月色的篆刻,后来国家民政部曾通知谈师为毛主席治印。

    谈月色大师以瘦金书、园朱文入印,刻“毛泽东印”、“润之”二印(印谱未搜集到),并刻边款“奉润之主席,睿见存念”。


    10、十万印楼主曹立庵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24.jpg

    柳亚子请十万印楼主刻“毛泽东印”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28.jpg

    柳亚子请十万印楼主刻“润之”印


    1945年8月8日,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历史上著名的“重庆谈判”。

    期间,柳亚子在送给毛泽东《赠毛润之老友》一首七律诗后,又向毛泽东索诗,毛泽东写了《沁园春·雪》一词赠送柳亚子。

    柳亚子发现上面没有落款和印章,便请毛泽东重写。毛泽东写好后,说没带印章。

    柳亚子就特请在重庆的著名篆刻家十万印楼主曹立庵(1921-1991),选了两块寿山石料,刻了一方白文印“毛泽东印” 和一方朱文印 “润之”。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32.jpg


    柳亚子先将两方新印钤在毛泽东抄送他的《沁园春·雪》后,再将二印奉致毛泽东。现这一组篆刻已视为革命文物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下面是毛泽东的两枚早期印章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37.jpg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抗日先锋队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东征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带,适逢大雪,于是写下气势磅礴、雄壮豪放的《沁园春·雪》。

    当时,毛泽东手书该词后,曾于落款处钤有一方白文“毛泽东印”。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41.jpg

    微信图片_20230709225645.jpg

    这枚印章,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泽东印章,使用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这可以从很多毛泽东早期签署的公函、命令等文件和资料中看到。

    以上两枚毛泽东的早期印章作者现在已不得而知。

    采编 | 墨虤    编辑 | 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