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 切换城市

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

    热门
    城市

    临沂麒雯斋书画院

    发布投稿
    客服热线400 151 2468

    贵州石雕艺人袁开华—— “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件”(追梦)

    2021-03-27 14: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阅读:34297

    [摘要] 图①、图④:袁开华在打磨石雕作品。图②、图③:袁开华的石雕作品。涂 敏摄(人民视觉)追梦人 袁开华祖上三代都是石匠,从小与石头结缘。为学好石头雕刻,进过宝石厂,开过加工坊,后回乡发展,传承手艺的同时,带动更多人增收。 进宝石厂远走他乡 拜师学艺相石头,做造型,打粗坯……刻刀起落之间,袁开华仍能二十五年如

      

    图①、图④:袁开华在打磨石雕作品。
    图②、图③:袁开华的石雕作品。

    涂 敏摄(人民视觉)

    追梦人 袁开华

    祖上三代都是石匠,从小与石头结缘。为学好石头雕刻,进过宝石厂,开过加工坊,后回乡发展,传承手艺的同时,带动更多人增收。  

    进宝石厂

    远走他乡 拜师学艺

    相石头,做造型,打粗坯……刻刀起落之间,袁开华仍能二十五年如一日地俯首案头,磨练刀法,“每天至少练5个小时,早成了习惯”。

    说来也巧,44岁的袁开华是贵州省龙里县人,因祖上三代都是石匠,自幼与石头结缘。“家里主要做石碑,每次父亲雕刻石头,我喜欢靠在一旁,拿着錾子跟着捣鼓。”殊不知,玩耍之余,一颗石雕匠人的种子悄然种下。

    初中毕业时没考上学校,有些绘画基础的他,决心跟着父亲学石雕。因流传的手艺有些粗糙,父亲怕误了他,“到外面看看吧,争取把手艺学精”。

    袁开华先到深圳闯荡,在一家电子厂落脚,当附近宝石厂招有美术基础的学徒时,他果断抓住机会。

    “从相石到抛光,还有这么多讲究,够我学的了。”在师父眼里,他就是块璞石,只需精心“雕琢”,必能点石成“金”!

    这段学艺经历,成为袁开华的一笔宝贵财富。“现在我收徒弟,也跟师父一样,让他们反复做造型、打粗坯,这是所有工序的基础,坚持下来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手上的技艺,学习3年逐渐成形,但石雕关键靠创作,考验一个人的思想文化修养。带徒弟时,袁开华单独拿出时间,让他们学习传统文化,汲取创作灵感。“有件作品叫《昭君出塞》,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整个场景刻画、表情雕琢会一头雾水。”袁开华说。

    办加工坊

    学有所成 摸索创业

    5年的积淀,袁开华已能独当一面,师父也委以重任,让其参与厂子管理。但此时的他有了新的想法——创业。

    2000年,带着仅剩的4000块钱,袁开华在深圳租了间60平方米的房子,买了两台机器,办起加工坊。“客户出原料,我来加工,刚起步那会,一个月没几单,特别难熬。”实在没招儿,靠着学艺积攒的薄面,袁开华主动争取客户。

    有次接到上百件的订单,交货速度出乎意料地快,他得意了好一阵,谁知后面几个月没来新单,问题大了!

    “订单多的时候心里有些飘,只想赶货挣钱,本来要一个月,我20天就完成了,结果摔了跟头。”这个插曲让他重新思考石雕手艺,“石雕首先是艺术品,手艺人得对作品负责,必须有敬畏之心,挣钱的事排在后面。”

    想通这点,袁开华硬着头皮联系客户,挨个赔礼道歉,决心重新开始。后来收徒弟,他也严格约束,每件作品反反复复地磨,一点瑕疵都不放过,“手艺也有严肃性,让他们紧绷这根弦儿。”

    经过稳扎稳打,加工坊逐渐积累口碑,业务转向稳定。算上学徒工和聘请的加工师傅,加工坊有十六七个人,袁开华一个月能赚四五万,但安于现状从不是他的风格。

    “就这么一直代工挣钱?什么时候能自己创作、自己销售?”加之学徒队伍流动性很大,袁开华萌生返乡的念头,“龙里自古就有石雕传统,自己学的手艺也不差,肯定能折腾点事儿。”

    2010年1月,袁开华动了身。

    开小公司

    返乡发展 传承手艺

    2012年,返乡发展的袁开华注册公司,成为当地首批微型企业,从原材料到销售一条龙,传承石雕的梦想照进现实。

    “过去在外收徒,他们得交学费,回老家自己反倒掏钱,还包吃住,他们能安心学也就罢了。”哪料没出几个月,小年轻们就连影都看不到了,倒是几个残障人士坐得住。袁开华有了新打算,“要把更多残障人士招进来,教他们吃饭的手艺。”

    从学艺到创业,25年间,袁开华培养了200多名徒弟,发展最好的,要数几名残障人士。

    “他们之前没工作,生活困难,来到我这儿,一直踏踏实实学手艺。”前段时间,听说毕节的那名徒弟到广东站稳了脚跟,也招了几名残障人士,袁开华特别开心,当晚特意炒了几个菜,庆祝一番,“让更多人通过石雕过上好日子,比只想着赚钱有意义。”

    为将石雕手艺传承下去,袁开华主动响应号召,积极参与传统手艺进校园等活动。“跟一些高校达成合作,每个月都会去讲课,老师、学生也到我这里培训学习。”每次讲课,学生从未迟到早退,这让他提起了兴致,“这些娃娃是石雕的未来,特想看到匠人的种子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

    25年坚守,袁开华仍在探寻石雕之路。拓展市场方面,他很看好年轻人群体,认为石雕作品需从观赏性、收藏性向实用性转变,更新创作理念,将年轻人喜欢的动漫、简约风格糅进去。

    望着满屋子的作品,记者打趣道,“哪件作品最好?”袁开华有些难为情,顿了顿说,“下一件,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件!”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7日 05 版)

    (编辑:冠良)


    【平台预约】 

     1.文化艺术创作直播.销售 

     2.文化艺术家经纪、宣传、推广、评论、交流、服务 

     3.提升文化艺术家品牌、知名度、潜在价值 

    【全国客服】400 151 2468 

    【投稿邮箱】zhong12468@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201808@126.com